我前两年装修的时候,算过一笔“冤枉账”:因为没提前定智能马桶的型号,毛坯房没量坑距,后来买马桶发现坑距只有28cm,只能改墙排——改的时候又没提前看马桶水箱的尺寸,墙里留的空间比水箱小了5cm,刚砌好的墙不得不砸掉重挖,光返工费就花了三千,工人师傅看我的眼神都像在说“这孩子咋这么不省心”。
后来跟装修群里的邻居聊,才发现踩过这种坑的人真不少:有位大姐没提前定油烟机,选了顶吸式却把橱柜门做了40cm宽,装的时候师傅说“顶吸要45cm以上才不挡排烟口”,最后只能把橱柜门裁掉一截,现在每次开橱柜都能看到那个歪歪扭扭的缺口,她自嘲“像给柜子留了个‘牙缝’”;还有个小伙想做嵌入式冰箱,没问清冰箱两侧要留5cm,自己留了3cm,结果冰箱到了塞不进去,只能把旁边的柜子拆了重新做,工期拖了半个月,老婆天天跟他吵架。
其实这些坑本可以避免——不是让你装修前立刻把家电买回家,是要提前敲定型号、尺寸、功能,不然装完再改,要么花钱要么丑,要么用着窝火。
比如智能马桶,毛坯房里的排水管只是根粗管子,你得先量“坑距”(管子中心到墙的距离):要是小于30cm,就得改墙排,但改之前得先看好马桶的水箱尺寸——我朋友改墙排时没看,结果墙里留的空间不够装水箱,又砸墙返工,墙面上的瓷砖碎了三块,补砖的时候颜色还没匹配上,像块“补丁”。
再比如油烟机,你得先选“上排烟还是下排烟”:下排烟是集成灶,得让橱柜跟着灶的尺寸做;选顶吸的话,橱柜门宽度得留45cm以上,不然挡着排烟口;选侧吸的话,最好别做吊柜——我家一开始没定,选了侧吸却做了吊柜,装的时候发现吊柜挡住了油烟机的进风口,只能把吊柜拆了一半,现在厨房墙上留着个空吊柜框,像缺了块牙。
还有冰箱,要是做嵌入式,千万要看“两侧最小预留宽度”:有的冰箱要5cm,有的只要1cm,我邻居家没看,留了3cm,结果冰箱到了要5cm,只能把柜子的侧板锯掉两公分,锯的时候还把柜子的封边弄坏了,摸起来剌手。另外,冰箱散热器一定要在底部——我之前看攻略说,要是散热器在两侧,留的空间不够,冰箱会“闷得慌”,制冷慢还费电,相当于给冰箱穿了件“羽绒服”。
燃气热水器更要提前定:要是你家厨房到最远的卫生间超过8米,就得用零冷水——但零冷水要装回水管!
我同事家没装,用的时候冷水管里的水都是热的,早上接冷水刷牙,一打开就出热水,差点把嘴烫起泡,现在他每天早上都要先放半分钟冷水,说“像在给水管‘降温’”。
空调也得提前想:客厅是方的,就选挂机,不直吹沙发;要是客餐厅一体或者有长走廊,就选柜机——我朋友家客厅是方的,却选了柜机,结果柜机直吹沙发,夏天坐那像被风吹得发抖,他说“早知道选挂机,现在只能把沙发挪到另一边,客厅显得特别挤”。对了,挂机要把底部的空调孔堵了,在顶部重新开——我家一开始没堵,后来装挂机的时候,孔在底部,管子得绕着墙走,像条“蛇”爬在墙上,丑得要命。
其实装修就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家电的尺寸、功能会影响装修的每一步:墙要留多大空间,柜子要做多少宽度,水管要走什么路线……你要是装完再定家电,相当于“先盖房子再买家具”,房子门太小,家具进不去,只能把门框砸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装完柜子发现冰箱塞不进去,只能把柜子拆了;油烟机装高了,排烟不好,天天闻着炒菜味;智能马桶坑距错了,只能改管道,砸墙的时候灰飞满天……
真的,听我一句劝:这6种家电就算不买回家,装修前一定要敲定——不然踩的坑,都是你当初“嫌麻烦”的代价。
装修本来就够累了,何苦再给自己添堵?
查配资App,股票配资股,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