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展开剩余99、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s.yo.badfr.cn/tdsev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s.yo.badfr.cn/tcngy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s.yo.badfr.cn/ssjox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s.yo.badfr.cn/snsqq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s.yo.badfr.cn/slxxl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一提卫长公主,很多人会说,这可是汉武帝最疼爱女儿。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也要说,这是汉武帝最宠爱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是卫子夫的大女儿。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亲外甥。
两人只相差3岁。
看起来天生一对。
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都喜欢把霍去病和卫长公主配对。
不少小说喜欢说,汉武帝想把卫长公主许配给霍去病,却被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拒绝了。
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记载霍去病和卫长公主的相关绯闻。
那么卫长公主嫁给了谁呢?她第二次嫁人的时候,为什么沦落到嫁给骗子?
深受汉武帝宠爱的霍去病,又为什么一辈子没有娶公主?
01、霍去病和卫长公主为什么没有在一起?要问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娶公主,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成亲的时候,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西汉规定,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
虽然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两个公主没有嫁给列侯的案例。
可是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而周勃是诛杀吕氏、拥立汉文帝登基的第一功臣。
并且公主出嫁的时候,周勃的儿子是绛侯爵位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只不过父亲周勃还在世,所以还暂时不是列侯。
另一个是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昭平君。
可是昭平君何许人也,外祖母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姑姑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隆虑公主。
这么金尊玉贵的出身,才换来一个不用成为列侯也能娶公主的机会。
很多人又要说了:霍去病可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万户侯,怎么可能没有娶公主的资格?
问题是,霍去病18岁那年才一战成名获封冠军侯的。
那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成亲的年龄,但是记载了不少贵族男子的成亲年龄。
汉文帝15岁的时候,已经生了汉景帝了,而汉景帝还有一个同母姐姐和至少一个异母哥哥。
汉武帝16岁登基的时候,已经娶了陈阿娇,陈阿娇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的。
汉宣帝由于流落民间,成亲相对来说晚一些,可是他也在17岁那年就娶了许平君。
西汉的贵族男子,普遍成婚非常早。
这是因为,西汉有一条规定,女子15岁不嫁就要罚款。
相对应的,男子成婚的年龄,自然不会比妻子大太多。
也就是说,霍去病极有可能在18岁封侯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那时候的他,的确没有资格娶公主。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是谁,也就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他可是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记的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也就是说,霍去病说这句话,是拒绝了汉武帝赏赐给他的豪宅,而不是拒绝成亲。
其次,史书里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妻子,能说明霍去病没有成亲吗?
我们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史记和汉书惜墨如金,如果文臣武将的妻子有特殊身份或者特殊事迹,否则都不会记载妻子是谁,甚至不会特地写一笔成亲与否。
例如司马迁十分喜爱的李广,在传记里完全没有记载他有没有成亲、妻子是谁,可他有3个儿子。
若是史书没有记载妻子就是没有成亲的话,那整个汉朝成亲过的大臣没几个了。
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霍去病的婚姻情况,那他大概率和当时的贵族男子一样正常结婚生子了。
他那继承了冠军侯爵位的儿子霍嬗,应该是嫡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霍去病虽然成亲了,但是他在那个时代属于晚婚,18岁等候之后才成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有没有机会和卫长公主在一起呢?
答案还是:没有。
史书记载,建元三年卫子夫进宫之后第一次被汉武帝宠幸。也就是说卫长公主出生在建元四年,比霍去病小3岁。
霍去病18岁封侯,终于有资格娶公主的时候,卫长公主15岁了。
前文说过,西汉规定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罚款。
堂堂公主虽然不用担心罚款,但是出嫁年龄不太可能比普通女子晚太多。
也就说说霍去病封侯的时候卫长公主多半已经嫁人了。
就算卫长公主也晚婚,可是总晚不到哪去,更别提公主选婿不是今天选了明天就出嫁的,起码提前一两年定下成亲人选吧。
所以那时候的卫长公主即便没有出嫁,也已经定亲了。
她和霍去病注定没有缘分。
02、卫长公主嫁给了谁?既然卫长公主这个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最爱的女儿注定和霍去病无缘,那她嫁给了谁呢?
她第一任丈夫的身份可不一般,是平阳侯曹襄。
曹襄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平阳侯爵位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老牌贵族世家。
曹参当平阳侯的时候封户是16300户,传到曹襄的儿子曹宗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3000户,那么在曹襄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起码超过20000户。
比卫青和霍去病巅峰时期的封户都高。
曹襄无疑是当时的顶级贵族。
更别提曹襄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
而且曹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权贵子弟。他在漠北之战当中以后军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可见他并不甘雨靠祖荫过日子。
可以说,曹襄应该是那几年除了霍去病之外,风头最盛的少年将军。
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桩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当时的汉朝恐怕很难找到比曹襄更理想的夫婿了。
他们也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宗。
然而这场婚事却以悲剧收场。
曹襄在元鼎三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的卫长公主只有25岁,曹襄的年纪估计也差不多。
他们的儿子曹宗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
可是曹宗也没能善终。
他作为卫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亲外甥,自然不可能在巫蛊之祸当中独善其身。
他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就莫名其妙“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而被废黜了平阳侯之位。当时平阳侯的封户已经积累到23000户了。
考虑到巫蛊之祸当中冤案很多,曹宗这没准也是被陷害了。
后来曹宗本人更是受到舅舅刘据牵连,死在了巫蛊之祸中。
可以说,卫长公主和曹襄的这一段婚姻,或许曾经幸福过,但是结局太惨烈。
03、卫长公主为什么二婚嫁骗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一直迷信求长生,宠信过不少方士。
而这些方士基本是骗子。
在元鼎三年曹襄去世前后,汉武帝正宠信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
在栾大之前,汉武帝就十分信任栾大的师兄少翁,还曾让少翁给自己的爱妃李夫人招魂,想再见这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面。
可是汉武帝很快就发现少翁是个骗子,大怒之下杀了他。
少翁去世之后,汉武帝记吃不记打,居然后悔了,觉得少翁虽然在某些方面骗人,但一定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当汉武帝看到少翁的同门师弟栾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上天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而且栾大长相俊美,又能说会道,看起来比少翁可信多了。
他对汉武帝吹牛说,自己见过神仙,还能让神仙来见汉武帝。
汉武帝信了。
汉武帝对栾大的宠信程度远超少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先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一路加封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等。
最终栾大一个人就佩戴了6个将军印,震惊天下。
在汉朝,想要封侯,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身份显赫,例如家里出了皇后,或者母亲是公主等。
可是汉武帝却觉得,唯有把栾大封侯才能让神仙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把栾大封为乐通侯,封户2000户。
要知道霍去病18岁一战成名初封冠军侯的时候,封户也不过1600户。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觉得不够。
他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守寡的卫长公主身上。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皇后卫子夫的第一个女儿,身份尊贵无比。
西汉一般皇帝的姐妹才能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公主,可是卫长公主却能以皇帝女儿的身份受封长公主,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汉武帝觉得,如果把尊贵的卫长公主嫁给栾大,神仙一定会来见他。
卫长公主第二次出嫁的阵势非常大。
史记记载,汉武帝送了黄金一万斤给卫长公主做嫁妆。汉书的记载更夸张,说是黄金十万斤。
要知道,汉朝皇帝娶皇后给的聘礼也就1万金,
霍去病一战封侯的那一战,卫青没能增加封户,得到的赏赐是1千金。
此外,汉武帝还把卫长公主的食邑改名为当利,所以卫长公主又被称为“当利公主”。
当立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那里是有盐官的。
古代和盐这边都是暴利,而食邑的收入是汉朝公主的重要收入来源。
可见当时卫长公主和栾大夫妇,简直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最富有的夫妇了。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栾大再显赫,依然没法让汉武帝见到神仙,他的骗局终究要露馅的。
元鼎五年,汉武帝命令栾大去海上请神仙。
汉朝可不像后世有成熟的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极高。
栾大哪里敢去啊,于是拐了个弯去了泰山。
此时汉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栾大了,派人偷偷跟踪栾大,看他究竟有没有和神仙见面。
栾大却浑然不觉,回来向汉武帝撒谎说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
汉武帝暴怒之下,也不顾栾大是卫长公主的丈夫了,把栾大处死了。
网上有不少文章说卫长公主也受到栾大的牵连被腰斩,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相关记载。
然而栾大去世之后卫长公主也从史书上消失了,以至于后人无从得知她又活了多久,结局如何。
卫长公主母亲卫子夫、同母弟弟刘据、同母妹妹诸邑公主、儿子曹宗死于巫蛊之祸,卫长公主却没有相关记载,她很有可能在巫蛊之祸之前就去世了。
04、写在最后卫长公主本是汉武帝最爱的女儿,理应金尊玉贵过一生。
她的第一场婚姻如果说是天意弄人,毕竟谁能意料到曹襄这么个丈夫的极佳人选会英年早逝。
那她的第二场婚姻就完完全全是人祸了,汉武帝要为这场婚姻悲剧负全责。
他已经被栾大的师兄少翁骗过了,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继续相信栾大,居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他。
但凡汉武帝不要被求仙问道的执念蒙住双眼,卫长公主的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不过令人叹息的是,即便一开始卫长公主嫁的不是曹襄而是霍去病,她的第一场婚姻也是要悲剧的。
因为霍去病比曹襄还早去世几年。
倒是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曹襄去世之后的话,他那时候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万户侯了,完全有资格娶公主了。
汉武帝这么亲上加亲,很有可能就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了,卫长公主就不用嫁给骗子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叹息。
你觉得是不是呢?
发布于:山西省查配资App,股票配资股,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