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2025年中报,揭示出浙江银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宁波银行以卓越的盈利能力和风控水平,全面超越浙商银行,成为浙系银行新标杆。
在浙江省这片经济活跃的热土上,两家主要上市银行——宁波银行与浙商银行,正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均已显著领先于浙商银行,确立了浙系银行新标杆的地位。
01 规模对比,资产差距拉大的现实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展现出更强劲的资产扩张能力。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达到34,70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这一数据明显高于浙商银行的同期表现。浙商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虽保持稳定,但增速明显放缓。宁波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存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存款总额达20,764.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6,732.1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
展开剩余79%02 盈利较量,宁波银行领先优势扩大
盈利能力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指标,在这方面宁波银行展现出明显优势。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总收入371.6亿元,同比上升7.91%;归母净利润达147.72亿元,同比上升8.23%。相比之下,浙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332.48亿元,同比下降5.76%;归母净利润76.67亿元,同比减少4.15%。宁波银行的盈利优势不仅体现在绝对数值上,更反映在增长趋势上。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盈利增长承压的背景下,宁波银行仍保持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彰显其卓越的经营能力。
03 业务效率,净息差差异的关键因素
净息差水平是衡量银行主营业务效率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浙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69%,较去年收窄2bp,但其净息差绝对水平与收窄幅度优于整个行业(银行业降幅达到10个bp)。宁波银行虽未直接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数据,但根据其利息收入表现和资产扩张情况来看,其息差管理能力同样出色。浙商银行在负债成本管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1个基点,达到1.88%。这种成本管控能力帮助其在息差收窄的大环境下保持了相对竞争力。
04 资产质量,风险管理的核心比拼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衡量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
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74.16%。这意味着自2007年上市以来,该行不良率已连续18年维持在1%以下的水平。浙商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也有所改善,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从年初的1.38%进一步降低至1.36%。拨备覆盖率169.78%,保持合理水平。尽管两家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均表现稳健,但宁波银行的风险指标明显更优,反映出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和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05 战略布局,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
面对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低增长、低需求、低息差”的宏观压力,两家银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浙商银行正推动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将“低风险均收益”转型推向纵深,经营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浙商银行主动压降房地产(贷款)、网贷等收益较高但潜在风险也较高的资产,其中网贷业务余额较年初收缩18%,房地产业公司贷款压降79.63亿元。同时,增加风险较低、资产收益合理的央国企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资产,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9%。
宁波银行则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锚点,实现资产规模稳健扩张与存贷结构优化的双重突破。该行在企业数字化服务领域不断升级数字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智能化金融服务。
06 区域深耕,服务本土经济的共同使命
作为扎根浙江的银行机构,两家银行都高度重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浙商银行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天然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的重任。浙江是全国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民营经济占比超67%。浙商银行坚持“深耕浙江”首要战略不动摇,并启动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2025-2027年)。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省内各项存款已达6102亿元,增加8.13%;新增服务个体工商户超1.5万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省内融资服务总量11190亿元,较年初新增985亿元,增量就已超去年全年。
宁波银行也深度融入宁波市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宁波市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2024年GDP总量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波银行对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941.9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1.61%;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2143.43亿元。
07 未来展望,持续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展望未来,两家银行都面临着银行业共同的结构性挑战。
净息差收窄、同质化激烈竞争,金融让利实体经济,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在业绩会上表示:“如何在低利率时代重塑高质量发展韧性,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并面对的重要课题”。浙商银行明确表示“再也不一味追求规模,再也不走‘垒大户’的老路,再也不关注‘挣快钱’”,这些都是浙商银行追求长期价值的选择和方向。
宁波银行则将继续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发挥开放银行金融服务方案的优势,持续加大投入,依托“十一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
结语
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拟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现19.8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13.41%。这一举措不仅体现出公司稳健的资本实力,更彰显出其积极回报股东的决心。相比之下,浙商银行正在推进的深度转型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显现成效。
两家银行的竞争格局已经清晰显现,宁波银行凭借出色的综合实力,已成为浙系银行的新标杆。
发布于:广东省查配资App,股票配资股,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