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展开剩余99%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y.b9.bahii.cn/skjux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y.b9.bahii.cn/sblmn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y.b9.bahii.cn/sajdt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y.b9.bahii.cn/ryyhc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16岁的汉武帝登基不久,得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的母亲太后王娡,在进宫之前嫁过人,还和前夫生了一个女儿!
这要是放在后世的朝代,那可是天大的丑闻。
哪怕混乱如清初,皇太极的后妃有前夫,也是要极力遮掩的。
后人要去找老档案,才知道皇太极原来有妃子进宫前嫁过人。
而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为何在远超婚龄的年纪才进宫,至今是未解之谜。
有人怀疑海兰珠是守寡之后进宫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写史书的人抹去了。
那么当太后曾经嫁过人的事发生在以开放著称的汉朝的时候,汉武帝会怎么处理呢?
01、太后和前夫的往事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
王娡的父亲只是普通平民,母亲的身份却不简单。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被杀之后臧儿的家族也就家道中落,臧儿长大之后嫁给一个叫做王仲的平民为妻,还生了两个女儿。
大女儿便是王娡,小女儿叫做王皃姁。
王娡长大之后,理所当然地嫁给了一个身份与之相配的平民,叫做金王孙。
可是王娡生下女儿金俗之后,臧儿去算命,算命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都将大富大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大富大贵,只能是女儿运气好,嫁了个贵人。
可是王娡嫁的金王孙,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
怎么办呢?
臧儿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接了回来,勒令王娡和金王孙和离,丈夫和女儿都不要了。
金王孙当然不肯同意,非常愤怒地要把王娡抢回来。
臧儿虽然家族没落了,好歹是异姓王的孙女,家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她一来为了躲金王孙,二来为了实现王娡将来会大富大贵的预言,把王娡和王皃姁姐妹俩送进了太子宫服侍太子。
金王孙不敢闯太子宫抢人,只好咽下这口气,独自把女儿金俗抚养长大。
而此时是汉文帝在位,太子是未来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非常喜欢王娡姐妹二人,王娡很快就为刘启生下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其中儿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
王皃姁则生了4个儿子。
刘启最小的5个儿子都是王娡和王皃姁姐妹生的,可见姐妹二人当时是宠冠后宫。
汉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的原配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薄氏,自然被封为皇后。
王娡则仅仅是个夫人。她的儿子刘彻只是汉景帝的庶出第10子,怎么看都不像有继位的希望。
由于薄皇后无子,汉景帝封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不料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不肯和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联姻,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转头就去抱着年仅7岁的刘彻问:我把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刘彻回答:我如果能娶到阿娇当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与此同时,王娡也把自己的小女儿隆虑公主许配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王娡和刘彻由此得到馆陶公主的支持,开始谋夺皇后和太子之位。
太子刘荣无错,他们就从刘荣的母亲栗姬下手。
馆陶公主利用自己是汉景帝唯一同母姐姐的影响力,一个劲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蛊之术诅咒其他的妃子。
汉景帝虽然不相信栗姬会干出这种事,可是在姐姐的影响下,对栗姬的印象越来越差。
一次汉景帝病重,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我和其他妃子生的儿子们。
这相当于是把栗姬当做未来的皇太后托孤了。
可是栗姬却不肯答应。
汉景帝顿时气坏了,觉得若是让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们以后恐怕要遭殃。
他废太子的心越来越强烈,此时王娡出手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薄皇后素来无子无宠。
可是薄皇后是太皇太后薄姬的侄孙女,汉景帝也不敢废了她。
所以哪怕栗姬是太子的生母,也当不上皇后。
熬到太皇太后薄姬去世之后,汉景帝也就不再给薄皇后面子,直接下旨废了薄皇后。
薄皇后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此时王娡找到几个大臣,让他们上书请求汉景帝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
汉景帝更加生气,以为这是栗姬派人做的。
他本来就对栗姬意见很大了,此时又觉得栗姬公然觊觎皇后之位,盛怒之下,把栗姬打入冷宫,并废了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一直变着法子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刘彻的母亲王娡又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
栗姬和刘荣被废之后,汉景帝自然顺理成章地封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02、太后的婚史暴露汉景帝去世之后,王娡的儿子刘彻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汉景帝在世的时候,王娡一直不敢让汉景帝知道自己进宫前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一直把这件事瞒得死死的。
但是这件事在一些大臣那里,似乎不是秘密。
例如和刘彻一起长大的韩嫣,就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继位不久的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大惊失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汉武帝打听到金俗住在长陵小市,立刻亲自赶去。
他担心赶到的时候金俗跑了,还提前派人把金俗的住处团团包围了。
金俗只是给普通的民女,哪见过这阵势,还以为家里得罪了什么人,吓得钻到了床底下。
以至于汉武帝赶到之后,一顿好找。
汉武帝派出的人找了好一会,才终于找到了躲起来的金俗,把她扶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到金俗就跳下车,站在金俗面前说:姐姐何必藏得这么深呢?我和你一起去见母亲。
当时太后王娡住在长乐宫。汉武帝在路上就按捺不住了,提前派人去告诉王娡,自己要给她一个惊喜。
王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汉武帝匆匆忙忙赶来,关切地问:你去干了什么,怎么看起来这么累?
汉武帝回答:我去把大姐接回来了。
王娡脸色就变了。
她进宫二十多年,从太子的姬妾到皇帝的夫人,到皇后,再到太后。
从来不敢和人说她进宫前嫁过人,她在宫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汉武帝居然把这个女儿接进宫来了。
王娡还记得女儿的名字,颤抖着问:你是把金俗接来了吗?
汉武帝一边点头,一边让金俗上前见王娡。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汉武帝又派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同父同母的姐妹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请进宫来,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大姐相认。
金俗只是平民,家庭条件一般,汉武帝便送了她豪宅、良田百顷、奴婢300人、钱千万。
金俗虽是太后的女儿,毕竟不是汉景帝之女,不能封公主,汉武帝便封她为修成君,但是一应待遇和公主差不多,且享有汤沐邑。
金俗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诸侯王,儿子则仗着太后王娡的宠爱横行京城,长安城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这样,金俗从一个普通的民女,摇身一变成了太后的女儿,一飞冲天。
03、汉武帝为什么不掩盖皇室丑闻太后进宫之前嫁过人,还生了个女儿,这要是放在后世,多半会被视为皇室丑闻遮掩。
可是汉武帝非但没有遮掩,还把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接进了宫,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曾经抛夫弃女。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汉朝的民风比较开放。和后世相比,汉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
例如后世一些朝代觉得女子哪怕守寡了也要守贞,要立贞洁牌坊。
可是汉朝女子二嫁三嫁却很常见。
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在守寡之后二次甚至三次嫁人。
而且哪怕是在惜墨如金的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汉朝女子和丈夫和离的案例。
汉朝名臣朱买臣在发迹之前,其妻就嫌弃他没出息,与他和离了。
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牍,也有汉朝女子“休夫”的记载。
即便尊贵的汉朝太后和皇后,也有不少是二婚的。
例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汉成帝的皇后王政君,也都是几次许配了人家,可是未婚夫都去世了,才进宫,并最终当上皇后的。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曾是汉初异姓王魏豹的姬妾,魏豹造反被杀之后,薄姬被刘邦宠幸,并生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
后来刘恒继位为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便成了皇太后。
所以王娡甚至不是汉朝第一个二婚的太后。
汉武帝自然也就没什么好遮掩的。
其二,汉武帝本人比较开放。虽说汉朝女子二嫁很常见,哪怕是休夫也可以。
但是从王娡进宫之后就不敢告诉汉景帝自己在宫外有个女儿来看,不是所有人都不介意女子二嫁的。
至少汉景帝就很介意自己的枕边人进宫之前有没有婚史。
要不然王娡怎么就不敢告诉他呢。
所以汉武帝不把母亲嫁过人视为皇室丑闻,反而大张旗鼓地封异母姐姐为修成君,也和他自己个人比较开放有关。
我们看史书就可以发现,汉武帝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不拘小节的。
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只是歌女出身,可以他让卫家成为汉朝历史上最显赫的外戚世家之一。
他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在两任丈夫都去世之后,第三次嫁人看上了大将军卫青,他也乐呵呵地赐婚了。
所以在汉武帝眼里,母亲进宫之前嫁过人,并不是什么皇家丑闻,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金俗是自己的同母姐姐,自然不能亏待。
你觉得是不是呢?
发布于:山西省查配资App,股票配资股,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